目前各种选煤方法众多,给选煤厂的选择带来了困难。今天我们红星选矿设备厂家就总结了一些选煤厂在选煤过程中应该考虑的因素,这样就能够保证选煤厂的高效选别。
一、入选煤的粒度上下限问题
在制定选前准备作业流程时,首先必须考虑入选煤的粒度上限。决定入选煤粒度上限的因素主要有:
1、选煤方法要求的入料 粒度。跳汰选,如采用不分级入选其上限有为50mm,也有入选上限采用100mm、80mm、60mm或40mm的,而分级入选其上限可达100mm或更大。重介选煤,可提高入选粒度上限,块煤重介其入选上限 可达1000mm,重介旋流器上限可达50mm,浮选入料上限为0.5mm;
2、分选设备本身允许的入料 粒度。如跳汰机,允许的 粒度为100mm,斜轮式重介分选机,若槽宽为1.6m时,一般入料 粒度为300mm,立轮式重介分选机,若槽宽为2.5m时,一般入料 粒度为300mm;
3、夹矸煤含量及其可解离程度。当块状原煤中的夹矸煤含量较高时,为提高精煤回收率,应根据夹矸煤条带的厚度和可解离程度,通过破碎和相应的浮沉试验资料分析,确定适宜的入选粒度上限,不能片面强调单体解离任意提高或降低入选上限。
对于炼焦煤,其入选下限为零,即全部入选。主要是为了节约煤炭资源,提高炼焦精煤的回收率;对于炼焦配煤,根据其可选性及稀缺程度和精煤质量要求来定。如中国有些地区,气煤储藏量大,其入选下限可不为0;对于动力煤,因其价格低廉,若入选下限过低,则流程复杂,吨煤成本提高,因此,其下限依据细粒级含量和质量而定,一般选别深度为25mm、13mm、6mm或3mm。
二、入选方式分组与分级问题
分组问题,如来自几个矿井或几个煤层的原煤,其原煤牌号不同或可选性相差悬殊,则考虑是混合入选或分开入选。
采用混合入选,为便于跳汰机操作并达到设计指标,必须使入选原煤质量稳定。若采用分组入选,在设计时应考虑进行双系统或多系统入选。但双系统或多系统,均使作业系统复杂,厂内基建和生产费用高,生产管理困难,所以一般很少采用。国内大多数选煤厂,采用单系统轮选的方式较多。
分级问题,就是原煤进入分选设备之前,是采取分级入选还是混合入选。大多选煤厂几乎全是采用混合入选的跳汰流程。对于重介选,由于在重介分选过程中,悬浮液粘度所引起的阻力作用,对不同颗粒分层速度是不同的。为提高分选机的处理能力,首先进行分级,其下限为13mm或8mm。块煤采用重介分选,末煤视其煤的牌号和煤质,可采用重介旋流器,或在跳汰机中分选。对于非炼焦用的动力煤,末煤可直接作为商品煤销售。
三、中间产物的处理
关于主选中间产物的处理方式,主要取决于煤的牌号及其稀缺程度,还有中间产物的含量及其夹矸体的结构特征。因此,某些动力煤选煤厂,原则上不存在中煤再选,而直接将中煤出售。通常为便于操作,保持选煤厂总效率,根据煤的牌号及稀缺程度,本着提高精煤回收率,以弥补资源的不足,跳汰选一般产出2个最终产物和1个中间产物,中间产物的处理方式有3种:
1、中煤回选。主选产出中煤数量少,在选煤机处理能力富裕的情况下,可将中煤返回到选煤机进行回选;
2、中煤再选。中煤是否到另一台选煤机中再选,应当根据增设中煤回收系统,所获得的经济收益与由此额外增加的投资费用和生产费用进行技术经济对比决定;
3、中煤破碎再选。中煤是否破碎解离再选。主要是对焦煤而言。同样,也必须从技术经济上进行衡量比较,即不破碎再选所获得经济效益与破碎后再选所获得的经济效益进行对比,同时,还需兼顾对后续作业的影响。
除上述因素之外,还应综合考虑煤的粒度、密度、硬度和泥化等因素制定不同的工艺流程和选择合理选煤设备,提高选煤效率, 煤炭资源的综合利用。通过这些因素的综合分析,就能够保证选煤厂的高效选别。我公司专业提供选煤厂所需的选矿设备, ,价格从优,欢迎前来咨询选购。